正规杠杆配资平台今天我们着重讲解花都的水域情况
花都的历史与地理概况
花都原名花县,创建于1686年,也就是康熙二十五年。花县的地貌可以形象地描述为“三山一水六平原”。山地占了约三成,主要分布在县域的北部;水域约占一成,主要的河流包括流溪河、巴江河和横潭河,它们贯穿花县的东西两端以及中部。此外,县域内还分布着众多的山塘水库;平原占据了约六成,广泛分布在中南部和东西两侧。
今天我们着重讲解花都的水域情况。花都的主要河流有以下几条:
1. 流溪河:这条河流源于从化桂峰顶,流向花都东部。它经过北兴杨荷、石角、李溪等地区,最后流入白云区。流溪河全长蜿蜒,河水清澈,滋养着沿途的村庄。
2. 巴江河:巴江河源起清远的马头岭,进入花都后,流经赤坭、炭步和新华三个地区。在炭步出口处,巴江河形成了花都的主要航道。
展开剩余72%3. 国泰河:位于巴江河以北,起源于缠岗、白石。它流经白坭圩口,与巴江河交汇,是当地交通的重要水道。
4. 新街河:新街河自铁山河河口开始,流经横潭、新街、大陵、岐山、马溪等地,最终与巴江河汇合。清朝时期,船只可以通过这条河道直接航行至广州,水上交通异常繁忙。
5. 大涡河:大涡河起源于三水芦苞,从迎边咀进入花都境内,流经华岭、塘尾,一直到文冈出境,最后流入南海官窑河。
6. 天马河:天马河从狮岭起源,流经军田、大埔,最终与新街河在马溪交汇。
历史上的渡口与码头
花县的水运历史悠久,尤其在清朝时期,花县周边的各大渡口和码头曾经是重要的交通枢纽。
1. 石角与李溪渡口:清朝时,花县东南部的流溪河畔有石角和李溪两个渡口。抗日战争前,这些渡口是繁忙的水运枢纽。由于战乱与河道封锁,这些渡口的航运活动渐渐停止。建国后,随着多处拦河坝的建设,水道逐渐干涸,航道也不再通畅,渡口和码头的作用也随之消失。
2. 巴江河的渡口与码头:巴江河两岸曾有许多渡口,大家称之为“横水渡”,即小艇横渡江河的地方。赤坭圩、炭步圩、五和等地设有渡口,其中赤坭镇内有一个石砌码头,用来停靠定期班船。在建国前,炭步镇还设有一个码头,1968年之后,由于交通设施的改善,这些码头和渡口逐渐废弃。今天,巴江河边的废弃码头,甚至可以看到曾用来拴船的柱子,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繁华。
3. 国泰河的渡口与码头:在国泰河的上游,曾有一个名为国泰圩的地方。这里建有码头和渡口,供小船停靠。然而,随着河道的淤塞以及公路建设的推进,水路逐渐不再通航,码头和渡口也随之消失。
4. 横潭圩码头:横潭圩曾是清朝时期的重要航运节点。新街河流经此地,客货船往返广州,水运繁忙。横潭圩设有一个繁华的码头,夜幕降临时,码头灯光闪烁,人流熙熙攘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因河床的淤积和水位下降,昔日繁华的码头逐渐消失,现已转变为农田。古时花县的“横潭夜月”便是描述这一景象的经典之作。
横潭圩的街道宽阔且直,两旁楼宇错落有致,而横潭河也为船只提供了直通广州的通道。据史料记载,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,横潭街道上的景色如诗如画,宁静清明,宛如人间仙境。
花都港的兴起与发展
为了促进区域的水运发展,1993年,花县人民政府在上级部门和海关的支持下,开始在巴江河下游开辟新的港口——花都港。这个内河港口位于新华镇的马溪河段,建有长达2公里的码头,设有1000吨级船泊位,成为了当时花县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。随着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,水泥公路连接了花都港与马溪、岐山村,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。
近年来,花都港的吞吐能力逐年攀升,目前已经达到每年10万标准箱和85万吨的散货吞吐量。港口设有现代化的设施,包括6台45吨重的集装箱吊机、1台50吨的汽车吊和多台叉车,可以同时停泊八艘千吨级的货船。花都港还是一个国家二类口岸,具备海关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相关功能。
目前,花都港的航运能力仍然十分强大,能够支持600-1000吨级船只的航行。通过花都港,货物可以迅速运输至香港或黄浦港,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的对外贸易和物流发展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配资论坛,海证金融配资,实盘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什么叫场外配资 (三)“不限”:指以上两类人员均可
- 下一篇:没有了